高州聚焦“百千万工程”,立足“土特产”资源禀赋,“引育用”多管齐下,让乡土人才“香起来”“多起来”“强起来”,助推全市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、争当示范。
用心引才,推动乡土人才破土而出。
(相关资料图)
实施优秀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,每年至少投入 1800万 元支持乡土人才工作,实现机制运行、平台搭建、队伍建设同步运行、同步提升。
发挥高州籍在外人才吸附作用,组建“双招双引”小分队,常态化赴珠三角、长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活动,回引 500多名“ 乡创客”反哺家乡,创办超千万元经济实体 178个。
马贵镇周坑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邹小梅
在了解高山茶生长情况。
建立“归雁”人才库,依托青年人才党支部、驻外党组织,以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为契机,回引400多名优秀农民工、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担任村干部,壮大服务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农村人才队伍。
用好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、中国荔枝博览馆等国家级荔枝产业平台,通过外部招聘、全职引进、双聘及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模式,引进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农业农村、教育卫生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169名 ,服务保障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目前,高州乡土人才资源总量达 16.8万人 ,其中专业技术人才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 8.56万多 人。
悉心育才,推动乡土人才茁壮成长。
按照种养殖、能工巧匠、乡村治理、文化传承等类别,建立涵纳900多人的乡土人才库,作为乡村振兴储备力量。健全完善市、镇、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,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,重点培训年轻骨干农技人员。
建立健全高素质农民培养制度,推广“田间学校”“职业培训包”“互联网+”等培训方式,重点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,通过农学结合、弹性学习的方式,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,累计培养省级认证高素质职业农民1159名,推动现有高素质农民队伍扩容提质。
通过开设“乡村振兴讲堂”“名师讲名课”“名书记讲名村”等市级精品课程覆盖基层“最后一公里”,累计培训 6万余 人次。
高州市“乡村振兴讲堂”远程视频培训班
南塘镇大唐笃村分会场
聚焦高州荔枝、龙眼和罗非鱼等优势农业产业,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平台,利用29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,培育了乡村工匠300多人、高素质职业农民1500多人、乡土专家150多人,构建了“产业成型、创新成势、人才成群”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荔小吉系列产品
精心用才,推动乡土人才赋能发展。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组建“广东省热带水果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,推动农业特派科技员、乡土人才围绕做好荔枝、龙眼“土特产”大文章,开展岭南水果保鲜和深加工研究攻关,开发了“荔小荔小吉系列产品吉”等多个果汁、果浆和水果月饼系列新产品。
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3项,选派65名农业科技人员,组建23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,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高州市根子、深镇等8个巩固提升镇街,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50多场次,培训 8000多人 次,让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把科技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、生产车间。
发挥新型人才作用,举办“十万电商卖荔枝”活动,通过直播、电商平台,邀请本地网红、带货达人、电商人才现场直播带货,实现荔农增收 20%。
举办“十万电商卖荔枝”活动
对带动增收成效好、贡献大、认可度高的乡土能人,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乡镇、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人选,吸纳60名乡土能人为市人大代表,吸收3名乡土能人(村干部)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队伍。
通讯员: 何雁玲
整理:高州市融媒体中心
编辑:许国亮 潘秋晓
初审:冯炳庆
终审:陈庆高
标签: